引言
有中医知识底蕴的人都知道,在中医学上面,有一本书是非常重要的,被称为zui早的中医学专著,那就是——《黄帝内经》。
《黄帝内经》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,其他三部经典著作为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温病条辨》,《黄帝内经》也是第yi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“黄帝”之名的传世巨著,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zui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。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《黄帝内经》的历史来源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河南版“小汤山”医院
说起来“小汤山”医院,大家肯定都不陌生,在疫情严重期间医护人员开始进驻河南版的“小汤山医院”,可是医院的名字叫做:“郑州岐伯山医院”。为何起名“岐伯山”?岐伯山又在哪里?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岐伯山位于郑州新密市苟堂镇南部,据传是黄帝召集天下名医开展医药研究的基地,研创《黄帝内经》的圣地。岐伯,是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医学家,道家名人,精于医术脉理,名震一时,后世尊称为“华夏中医始祖”。
宋《路史》记载:“古有岐伯,原居岐山之下。黄帝至岐见岐伯,引载而归,访于治道。”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zui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《黄帝内经》,便是以黄帝和岐伯答问为主要形式,以黄帝和岐伯之名所著。它创立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,成为中医学经典著作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那么岐伯和黄帝是如何写出来《黄帝内经》的呢?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。
《黄帝内经》由来的故事
黄帝时期,生活资料十分缺乏,也没有人懂得用药物治病,大病靠躺,受伤靠扛。天天都有人找黄帝请假不上班:领导,我头痛了,我发烧了,我摔着了……
黄帝说:都别吵了,带上家伙跟我上山打老虎去。
古时候老虎很多,虎多为患,谁要是能打一只老虎,那可是披彩游街,瞬间收获千万粉丝;不像现在,你敢打老虎,分分钟就收到一副手铐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刚上山,一只老虎就从黄帝的眼前路过。黄帝拉弓射箭,正中虎背,老虎嗷的一声逃走了。
追!几天后,终于发现老虎。奇怪了,老虎正在吃一种草,边吃边舔背上的伤口,伤口竟很快愈合了。
这里头有文章!黄帝说,放过这只老虎,让我来看看那把仙草!大家把草采回去,给有伤痛的人涂抹。嘿,用了这种草,很快血不流了,伤不疼了,能跑能跳了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黄帝很兴奋:我这个发现不赖啊,比一只老虎值钱多了。
于是他命令医师岐伯:你来当学科带头人,按照我的方法,研究山川草木,虫鱼鸟兽,看它们是如何生存的。
就这样,经过长时间的观察、试验和积累,再经由黄帝的整理成册,诞生了我国zui早的医学著作。后世为了不忘黄帝的功德,综合了黄帝时期名医的医术,糅合阴阳五行等学说,定名为《黄帝内经》。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versed. 网站地图 登封市瑞易康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备案号:豫ICP备2021036617号-1 技术支持: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